金大紡機之自調勻整從1990年代即因市場的需求及電子產品的誕生開始研發,從一開始簡單電氣設計,進入早期286CPU再到目前先進的高容量高速率的CPU.
1、在整個設備功能的演進中,由很早的開環勻整開始,在梳棉給棉羅拉兩側設置傳感器S1+S2、直接反應棉層厚度、厚薄之間,即時調整給棉之速度,使形成給棉一定的喂入量,以達到生條重量的一致,在當年代確實在生條之CV值得到很大改善,但由于當時勻整裝置之配套架構較為薄弱,尤其兩端滑動架構過于簡單,必須要有大量的保養工作,一旦疏忽便使棉條重量偏差而不自知,因為它只有調整而沒有檢測。
2、為了補救此一缺失,閉環路勻整隨之問世,此裝置在棉條出口處裝設一組階梯羅拉,所謂的壓輥組,上壓輥可隨著棉條厚薄做上下反應,在上壓輥之連桿設有一個傳感器S3,直接可感測棉條之厚度,而S3將反應厚度傳送到控制器,讓CPU再做進一步的修正給棉羅拉之速度,以達到正確的棉條重量,此機構感測是棉條,范圍較小、誤差較小、保養較容易,精確度極高,但其缺點即感測后再經過調整已延遲一段時間,只能成為一種長周期調整。
3、為了更完善勻整裝置的功能,我廠在90年代后期,即將開環及閉環結合在一起,形成一種混合環方式,即是一種長、短周期的混合控制,可即時感測給棉厚度,做即時的供棉速度改變,又可在壓輥組做棉條檢測,并隨時修正前面因異常而跑偏的棉條重量,為一個當時較為完美的自動勻整裝置AL-03.
金大紡機在鹽城設廠后,將勻整裝置從第三代不斷運用、測試及改進,并加入國內因素演進到現在的第七代AL-07。
1、在架構不斷的改良,由原有給棉羅拉¢55改到¢70,再改到¢100直徑,大大的增加其握持面積,提高棉花厚度反應的精確度,滑座從簡單的上下滑輪直接摩擦式,必須加大量潤滑油,改為滑座上帶有軸承做滾動滑行,到將滑座式改為杠杠式單支點,支點以軸承固定,反應更為靈敏、精確,所謂軟體再好,都必須有好的硬體支撐。否則,它并無法有效發揮。
2、在軟體方面,從一種模凝量旋鈕式改進到按鍵式,再改進到觸摸屏直接操作、設定。從簡單的電器控制到PLC編程,到早期較簡易反應較慢的CPU單晶片到現在高速、高容量的CPU單晶片控制,反應速度及精確度提升數余千倍。
金大紡機所制自動勻整裝置之優點
1、為一個全功能的自動勻整,有給棉羅拉兩側的S1+S2即時感測,即時反應,有壓輥組裝設的S3,做棉條檢測,并及時通知修正,可選用混合環AL-07做全自動調整、檢測控制。考慮投資成本亦可選擇開環勻整AL-07-2,做棉層感測即時調整喂棉速度,并可選擇閉環勻整AL-07-3做棉條檢測并調整喂棉速度,使達到棉條重量一致。
2、本勻整使用觸摸屏做操作、設定、顯示及警報說明,人性化設計、操作簡單、容易上手。重量設定只要設一個數即可。
3、內部全部以數位控制方式、先進、質量優。
4、S1+S2感測后,轉換為速度可按每個厚度不同設定不同速度,使形成一種拋物線方式調整,每個厚度的設定質都可以反應出精確的供棉速度,使反應補棉到理想狀態。
5、S3感測后,可做棉條厚度及設定厚度即時比對,產生誤差時,可自動辨認差異之大小,做適當幅度的修正、精確迅速。
6、S1+S2+S3均附有上、下限保護設定,可在異常超出范圍時做即時停機動作,以確保質量之穩定性。
7、顯示畫面上可直接觀察S1+S2+S3之厚度反應及調整修正狀況,可即時了解整體運作狀況,把握第一手資訊,掌控質量、駕輕就熟。
8、可做手動或自動選擇,在控制器有故障時,選擇手動,可不經控制器由自由信號傳輸,依然繼續工作、不耽誤生產。
9、軟體設計功能齊全,考慮較全方位、多項相關控制、可內部設定,使可以更精準發揮勻整功能,各項功能分頁明確,設定、操作、簡單易懂、易動。
10、可做道夫快、慢速之供棉輔助設定,使慢速之棉條重量及快速棉條重量達到一致。
11、控制器及變頻器直接以網絡連線,信號傳輸快速、精準、不受外界干擾。
12、可以自動或手動將現在設定及運轉數據即時存入PC板內之CPU,重新開機時,能即時顯示并按原有數據做工作,解決了剛開機時所產生的廢條狀況。
13、機器架構設計簡單、功能考慮周全、易安裝、保養容易、材料使用較優品質,加工要求精細,運作順暢,故障率極低。
14、使用勻整裝置AL-07,使棉層喂入梳棉區一致,梳棉機更可發揮梳離功能,且保持穩定持續,可大大提高紡紗之品質。
金大紡機自調勻整裝置發展到現在,已是一種成熟產品,但在應用上還存在有隱憂。
1、市場上自稱效果很好,而制做勻整改造的小廠林立,到目前為止,不下數十家,但經我確認過后,達到可用的并沒有幾家,而這些廠到處以低價促銷,不知情的紡織廠,為了成本低廉,確實也改造了不下少數,問題是效果不彰,反而影響了質量,大量的故障、保養工作,為紡織廠添了不少麻煩,也因此讓很多老板對改造簡易清梳聯及勻整改造卻步,也促使了我廠在推廣上的礙礙。
2、自調勻整裝置之改造一般會附屬在簡易清梳聯,自動給棉改造上。市場上簡易清梳聯改造廠更是目不暇接,自動供棉機改造種類煩多,質量更是穿插不齊,這使這個市場更混亂。
其實自調勻整裝置功能再強,他的質量做得好與不好,還必須建立在自動供棉機好的棉層基礎上,如果在供棉機上的棉層無法做到密度穩定、時厚時薄,甚至整個橫切面不平均,給棉羅拉下壓時,只能感測到兩端變化,而無法檢測到中間的實際狀況,會造成勻整儀的誤判,并做錯誤的調整,這就是市場上這些小廠一直無法突破的癥結點。
綜合了原因,簡易清梳聯改造是環環相扣的關系,除了經驗的累積,機械制造的能力也很重要,金大紡機從鈑金開始,激光切割、折彎、焊接、加工、組裝、從前到后一條龍,整個過程質量控制嚴格,要求規范,質量是國內同機型的優。
而金大紡機除了自調勻整裝置AL-07是同業較優外,自動供棉機CF-940E同樣不斷進行改進創新,棉層的齊整度及密度的穩定性。也是在同品種優,有了金大紡機的供棉機做后盾,與自調勻整做結合,將保證了各紡織廠紡紗質量穩定,是一個改造或更新優的選擇。
金大紡機 林燕保
2015年5月15日